在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交流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汇编(5篇)

在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交流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汇编(5篇)

在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交流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汇编(5篇)

 

1.放权赋能 统筹资源 大力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2.强化县级统筹 构建四项机制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径

3.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4.抓实城市小区党建 提升网格治理效能

5.动真碰硬“清化收” 扩大公开强监管

 

放权赋能 统筹资源 大力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县坚决扛起试点县责任,扎实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反复研判论证,依法精准放权。坚持把解决乡镇执法权责不清晰、职权不对等作为改革的关键,专项行动一开始,就专题研究,确定下放事项。第一步乡镇议,县直有关部门全面梳理各类执法事项****余项,交乡镇研究讨论,由乡镇选出***项基层易发多发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执法事项上报。第二步部门核,县直部门对乡镇筛选上报的执法事项,从人员力量、专业能力、执法难度*个维度逐一审核,初拟***项下放事项。第三步司法审,县司法局对可下放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将法律禁止、不宜下放的事项剔除,初步选定私挖滥采、河道安全、无照经营、私搭乱建等**项。第四步县确定,县委按照有序放、放得下、接得住原则,对初定下放事项再次征求乡镇意见,并与省市司法、编制部门请示沟通,召开县深改委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最终下放事项。

优化资源整合,强力保障支撑。坚持盘活用好现有的、补齐配强紧缺的,有效解决乡镇执法资源不足问题。规范化配强队伍。组建乡镇长任队长、**人左右的专职执法队伍,实行乡属乡管专用;将自然资源、市场监督派驻站所执法人员纳入执法队伍统管,实行县派乡管共用。乡镇共有***人新考取执法资格证,执法力量较改革前增加*倍。制度化提供保障。将执法经费纳入预算、足额拨付;统一配备执法用车、执法记录仪、专业执法终端器,并为执法人员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基础保障到位。标准化打造阵地。按照花钱少、功能齐、能办事原则,打造集法律咨询、举报受理、依法处置为一体的乡镇执法办公场所。

制度机制牵引,提质增效规范。坚持同步跟进制度建设,防止“以放代管、一放就乱”。健全制度促规范。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案件移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项制度,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编印工作指南、案例手册、执法实用手册,确保案件处置经得住检验。完善监督强约束。建立案件内审、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对乡镇和部门依法合规、限时办结等进行考核,明确五类移交纪检部门责任追究的违规行为,实现全过程立体式监督。加强联动提效能。依托“智慧**”,建设指挥平台,统筹县执法队、乡执法队、村网格员三支队伍,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调度。优化网格员队伍,作为综合执法的“前哨探头”,一旦发现问题,通过手机App上报,形成了“网格员吹哨、平台统一指挥、执法队报到”的联动机制。

抓实执法实践,彰显改革成效。半年来,全县累计执法****次,下达执法文书***份,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管理难题得到有效化解,依法处置违法排污案件**起、河道行洪安全隐患点**处、民房违规改造案件**起、私挖滥采案件*起,共拆除违建*.*万平方米,腾退土地*.**万平方米。日常执法过程中,坚持抓早抓小、情法交融、刚柔并济,先劝阻后强制,边执法边普法,没有引发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通过改革,干部底气足了,难题能破解了,群众心气顺了,实现了政治效果、法治效果、社会效果“三统一”。

强化县级统筹 构建四项机制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径

省委部署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县委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机制,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扛牢主体责任,建立县级推动机制。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县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项目审批、资金整合、金融保险、资金监管、法律咨询等工作专班。二是组建机构。新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集体经济产业规划、项目评审、主体培育、资金分配等工作。三是政策牵引。研究制定《关于组建产业联盟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个规范性文件,指导乡村两级照着干、跟着干。

规划产业布局,建立要素整合机制。县委统筹谋划集体经济发展和稳粮保供、农业规模经营,动态掌握各村人才、资金、资产、项目、市场五要素,精准规划布局**个产业区,推动村村、村企联合,实现抱团发展。一是地域相邻连片布局。规划建设玉露香梨、苹果、肉牛、生猪、肉鸡*个产业区,带动**个村集约发展。二是链条相连规模布局。依托龙头企业规划建设饲草加工、粮食加工、中药材加工、果蔬大棚*个产业区,带动上下游产品所在的**个村嵌入产业链。三是要素相补融合布局。规划建设物业服务、食用菌种植、蜜蜂养殖、综合加工*个产业区,带动**个村要素共享、携手发展。四是项目主导分类布局。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煤矸石治理*个项目区,带动**个村集体增收。

聚焦全程服务,建立规范运行机制。紧抓关键环节,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保障集体经济健康运行。项目决策上,村级“四议两公开”申报,乡镇复审,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聘请第三方评审,乡村振兴、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审后,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风险把控上,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点对点拨付,乡镇申请、村级使用、部门监管,***万元以下的项目直接拨付,***万元以上的按进度即到即办。人才支撑上,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服务,设立农经专家工作站,组织两批**余人次专家教授开展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建立*个乡镇人才服务驿站,选聘**名畜牧、果业专家驻站服务指导;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招聘**名大学生到村工作。成效考核上,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强化督导检查,一月一排队一通报,每季度观摩每个乡镇*个项目,现场晾晒测评;年底综合评价,与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评定挂钩。

强化资金保障,建立持续投入机制。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导向,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入渠道。一是财政预算。出台持续支持政策,今年预算****万元,每年以**%递增。二是统筹整合。今年安排各类涉农资金****余万元,提取土地出让收益***万元、矿业权出让收益***万元,每年以**%递增。三是多方撬动。引导国有、集体、民营等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参与集体经济项目,撬动社会资金****多万元。四是结对帮扶。引导工矿企业“一企一村”精准对接,帮扶资金达到***万元。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全省专项行动以来,**区针对城市治理中的物业管理服务难题,确立“党建引领、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治共建”的工作思路,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抓实重塑性改革,实现专门机构管物业。专项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物业企业登记备案、收费监管、信用等级评价等**项管理权限下放**区。区委主动承接,建立起区级、镇街、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区级层面,通过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组建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承接下放职能,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同时成立行业党委和行业协会,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镇街层面,由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承担物业服务中心职能,负责规范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物业服务质量评价等日常工作。成立业委会(物管会)****个,覆盖**%的小区。社区层面,由社区党委牵头组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承担物业企业评优评级初审、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在全区构建起上下贯通、职责明晰、运行顺畅的物业管理服务专门机构,理顺了物业行业监管体制。

强化制度性约束,做到物业管理有章法。聚焦物业行业审批、管理、评价、监督等关键环节,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细化出台**项制度,进一步推动全区物业行业规范化管理。比如:“红黑榜”制度,将社会评价好、信誉度高的物业企业纳入“红名单”,将物业服务差、居民投诉多的纳入“黑名单”,倒逼物业企业提高行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物业超市”运营制度,在物管中心建立“物业超市”,搭建了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企业供需选择平台,筛选了全区**家服务好、信誉度高、有社会责任的物业企业进入“超市”名单,为有意向的居民小区推介。公开公示制度,规定物业企业要定期公开收支情况,物管中心聘请第三方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目前已对**多个物业项目进行了审计结果公示。接诉即办制度,在区物管中心、街镇设立举报电话,受理投诉,会商研判,办理回复。半年来,共办理各类投诉***余起,群众满意率达**%。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8 / VIP会员免费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